格力UL2003AG(可能指ULN2003A在格力产品中的应用或变种)的引脚功能,需参考具体技术文档,但基于ULN2003A芯片的一般特性,可以提供以下概述:ULN2003A芯片的输入引脚(1到7号脚)主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。
从4两点来看,可以把ULN2003A理解为一个开关,使步进电机根据输入IN脚的电压,决定是否与地相连。至于COM管脚的作用,它并不是为OUT提供什么电信号,而是起到保护作用。当步进电机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与OUT脚相连的电压高于COM时,就会通过上面的二极管起到泄流作用。
ULN2003A是一种高压、大电流达林顿阵列芯片。以下是关于ULN2003A芯片的详细解释及其工作原理:芯片特性 结构组成:ULN2003A包含七个具有公共发射极的开路集电极达林顿对,每个达林顿对都受抑制二极管保护。
ULN2003A是一款16引脚IC,由7个达林顿对(每对受抑制二极管保护)组成,因此能够处理最多7个负载(可能是电感性的)。在单个ULN2003芯片中有7个驱动器,因此最多可以控制7个负载。每个达林顿对可以处理最大500mA的负载,而峰值为600mA。同样,每个达林顿对的最大输出电压为50V。
ULN2003A芯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作为高压、大电流达林顿阵列集成电路工作。以下是关于ULN2003A芯片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:达林顿对结构:ULN2003A内部包含七个开集电极发射极耦合的达林顿对。每个达林顿对能够增强输入信号的电流驱动能力,使其能够驱动更大的负载。
ULN2003A的特点包括:高电流增益(大于1000)、强负载能力(输出电流大于500mA)、宽温度范围(-40~85℃)及高工作电压(大于50V)。该电路适用于伺服电机、步进电机、电磁阀和可控照明灯等多种设备的驱动。ULN2003A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,各引出端的功能符号见表3。

1、引脚1:CPU脉冲输入端,端口对应一个信号输出端。引脚2:CPU脉冲输入端。引脚3:CPU脉冲输入端。引脚4:CPU脉冲输入端。引脚5:CPU脉冲输入端。引脚6:CPU脉冲输入端。引脚7:CPU脉冲输入端。引脚8:接地。
2、引脚1作为CPU脉冲输入端,负责接收信号并输出对应的一个信号端口。 引脚2至6均作为CPU脉冲输入端。 引脚7作为CPU脉冲输入端。 引脚8接地,用于电路的稳定性。 引脚9具有双重功能:当用于感性负载时,它连接到负载电源的正极,以实现续流作用;若接地,则相当于达林顿管的集电极与地相连。
3、ULN2003A的引脚排列图如下:引脚1到引脚7是输入1到输入7,具有达林顿对的7个输入引脚,每个引脚都连接到晶体管的基极,可以使用+5V触发。引脚10到引脚16是输出1到输出7,它们是7个输入引脚的相应输出。只有当其各自的输入引脚为高电平时,每个输出引脚才会接地。